妆 台 秋 思

《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王昭君,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閼氏,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入匈奴,号宁胡閼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四野枯黄时,此坟独青,所以被称为“青冢”。
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南朝江淹《恨赋》说:“……明妃去时,仰天叹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篇都是把这种情绪抒发到极至的作品。
妆台秋思(摘)
触目相遇,桃花带雨,归后秋思,秋霜月冷,朝夕凝愁,何期相聚。 春意幽怜,幽兰香解,乱理思情,闲来弄曲,断断续续,一场寂寞,凭谁语。 芳草眼前,似比烟雨渺邈,影匆匆且无语,偶悔当初,望断天涯,寻伊。 残红愁绿香满地,苦淹留黄昏细雨,又怎抵枕边旧迹,偏深记一句弃语。落处消魂追去,其不知强乐总无味,又把心寒泪含。 昨夜多梦,西风凄紧,韶华流水,一梦消尽,十二栏曲,无意去凭,春悲秋愁,芭蕉湿雨。 两种闲愁,渔舟唱晚,幽幽处,悠然南山。又恐怕,旷陵有曲,萧萧瑟,孤楼颙望。梧叶飘黄,遣伤情,人何在,亦使奴悲凉。 今宵酒醒,此无奈,一纸相思,不寄于,惟恐伊不语。残灰腊红,已三更,月冷无余,心愁难绪,落尽满地血泪,听规啼! 人悠悠,思悠悠,情意悠悠,萧声悠悠,烟波万里,晓雾迷离,长天皓月,寒风白雪,萧的意象是浑厚凝重激情而悲怆的,是血是肉是情的张扬抑郁,是人是天是地的无限沧桑!莽莽乾坤,大千世界,一隅独坐,哽咽长萧中的一缕情魂,知音千里外,无语对晨昏! 就这么倚着妆台,凝神侧听着《妆台秋思》这首中国民间古曲。箫音如泣如诉,凄楚缠绵……从中听到了一声声自怨自艾寂寞的...《妆台秋思》那里面凝妆悲思的昭君,在看尽岁月花开花落的无常后,想必总有一天,于眺望那大漠落日余晖时,亦会悟出一种云舒云卷... 秋思缈缈,轻纱飘如梦。一缕柔情,半嗔半怨中痴迷??
思昭君___古体词 新词牌
一点墨,一洞箫,幽咽如风咏寂寥。 尺幅难书心中事,黄沙默默掩路遥。 年年叶落,妆台镜里,泪洒蝉娟空自娇。 算得汉家升平日,塞外今生误窈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