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房四宝 诗词歌赋 国画意境 翰墨飘香 世间美玉 茶香清远 高山流水 传统文化 闲庭雅趣 余音绕梁 
缘聚知音
缘名:
密码:
验证码:
斋主致言
静心斋里自言:

在这方清心无扰之处,静静拂尘拭土,等你到来。共泡一壶清茗,剪一窗红烛,赏一树梅花,听一曲筝音,读一册安宁,阅一页悠然,览一札风情,品一卷才气...

www.jingxinzhai.cn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水流而石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自息;夷犹于图画诗书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真心何等自在。  

静心斋(www.jingxinzhai.cn)
闲庭雅趣
·龙凤呈祥
·自由行走的花
·明月千里寄相思
·柔美古筝曲-云裳诉
·《孟子》成语、俗语
·新春贺:红梅在枝画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采莲
·梅兰竹菊四君子
·vitas--鹤之泣
·中国古典舞蹈--云裙水袖
·十九首经典民歌联唱
·一首典雅的曲子-夜莺
·怎样欣赏书法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丹青翰墨联
·清照词意之一剪梅·月满西楼
·黄梅戏-打猪草
·《闺训千字文》--清·佚名
·古典舞-小城雨巷
·幽梦影(卷二)
·古典舞—千手观音
·经典谚语
·中国传统艺术插花的意境
·黄梅戏-天女散花
·和兰花在一起
·用印常识
·为你而来
·云水禅心之古寺夕照
·千古名言集粹
·名贤集
·朱子治家格言
意随悠然
      玉振之声的崛起

  在史前期中国社会的活动中,玉石还曾有另一重大作用,即作为巫术礼仪中原始歌舞的打击“乐器”。在各种史书中,关于原始歌舞的内容一般都介绍得比较多,考证也较为详尽。《礼记·乐记》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还有“干戚旄狄”、“发扬蹈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对于史前的音乐却介绍得比较少,至于原始乐器的记载就更为鲜见了,现今出土的各类史前造型艺术形象已经比较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的面貌。比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就是典型一例,画面上“五人一组,手拉着手,面向一致”。这是多么鲜明有节奏的舞蹈艺术形象,印证了一些古代文献上讲到的原始舞蹈。但是,史前的音乐,特别是声乐,因是无形的艺术,既无乐谱可记载,更无磁带可传真。我们唯有从各种后世的文字资料和出土的乐器文物当中窥探上古音乐的面貌。

  原始歌舞本身往往就是一种巫术礼仪活动,它是带有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的,它反映着原始人的思想情感和祈求信仰,有着一定的目的。《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日:“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雩。”可见,这场歌舞是为求雨而举行的,有巫师带领一群人在雩祭中举行。

  不过其唱歌和奏乐的表现形式,仅仅是诵念咒语式的呼喊和各种有节奏的敲打,这就形成了古乐器的起源。((尚书·舜典》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短短的八个字描绘了古人敲击拍打的情景。当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的时候,原始的人们模仿百兽的动作,开始了狂热的舞蹈,或者庆贺收获而向神明致虔诚的敬意,或者祈求神灵在下次的狩猎活动中赐以更大的收获。人们在巫师的带领下,或狂呼高喊,或扭动身躯,或念念有词,或敲击石块,气氛狂热,动作粗野。在氏族或部落成员的心目中,这是与集体成员的命运直接相关的重大活动。

  那么,为什么要用“击石拊石”来指挥“百兽率舞”呢?我们可以推想,当原始的人们在一定的目的驱使之下狂歌醉舞之时,就其手中所能触及之物,在青铜器问世之前,无非有石器、陶器、蚌器或坚硬的树木等类。在各种材料撞击的音响当中,音色最好、音量最大、振动最久、传音最远的,当然首推玉石。玉石的硬度大、结构紧,质地一般都比较均匀,敲击效果无疑会优于其他诸物。至于彼时所谓玉乐器的制作工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将一块玉石磨平钻孔,吊挂悬空,进行有规则的敲击,如人劳动时的喘息节奏,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这样发出的音响是悠扬悦耳的,我们相信原始人类的听觉感官完全有能力识别和发现当时的这一尖端“乐器”,这识别和发现对后世音乐器材的发展起了启蒙和先导的作用。

  比如,磬就是在石犁片挂起来敲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是单一的特磬,仅做为号令鸣器之用,后来逐步发展了编磬。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华原磬和泗滨磬的记载,琢制华原磬的磬玉就取材于古华原城东磬玉山(今陕西耀县东山)。泗滨磬即《尚书·禹贡》所说的“泗滨浮磐”,产玉泗水之旁,即今安徽灵璧县。

  《尚书》中有许多关于玉乐器的记载:“夔日,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虞书·益稷》)“厥贡谬铁银镂磬磬。”(《夏书·禹贡》)“鸣球”及“璆”皆古玉磬之名,是为古代玉乐器之例证。

  《山海经》中亦有多处关于“磬石”的记载。书中凡有记载之处,多与“雩孚之玉”、“青碧”、“珠玉”同出。石质的音色总没有玉石的音色来得好,古人本来玉石难分,磬石的要求不会等同于普通的玉石。古乐,我们不能不尊为玉振之声。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楚惠王时代(距今2400年)8种124件古代乐器,其中就有一套32件石编磬。故宫博物院曾展出过多套玉磬。这种大规模组合的玉石乐器的产生和发展,难道不是起源于那种原始玉石器的撞击和敲打吗?难道这种撞击敲打不就是古代华夏乐器的先声吗?

  我们的祖先对玉石音质的识别、鉴赏和运用,源远流长,而且,还赋予玉石很深的含义。《说文解字注》在解释“玉”字时,把玉音作为五德之一:“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因其音质悠扬悦耳传播久远,喻之为一种无上的智慧。管子亦日:“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即是说敲击玉石,音响清越,节拍和谐,通达很远,仍然音色纯真而不衰退,这就是天然的乐章。这些论述已超越了音乐艺术的范畴,进入了思想道德的领域。我们暂且不管这些观点的出发点和作用如何,我们只是想指出:玉,它形成为一种乐器,在古乐器当中,不能不尊为祖师了。

  玉石的色泽是美的,音质也确实是美的。唐代诗人潘存实有一首《赋得玉声如乐》赞日: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叩鸣。
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
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
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睁。

  该诗说得非常确切。玉音,在神话传说当中,大都作为上天神仙音乐的象征,玉音乐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唐代名曲《霓裳羽衣曲》,是当时主要的宫廷舞曲,初名“婆罗门曲”,由西域经河西节度使杨敬述传入,唐明皇李隆基润色而成。但民间相传,乃认为是受玉音的启迪。按沈括《梦溪笔谈》的说法,唐明皇因思念贵妃玉环良苦,由方士叶法善引入月宫,时值深秋,难耐凄冷,不能久留,于是离开天宫而返人间,途经半天之上,尚闻仙乐,不绝于耳,及至归来,凭记忆作“霓裳羽衣”一曲。那唐明皇所听到的仙乐究竟是什么声音呢?(《全唐诗·郑蜗集》做了最奇妙有趣的注脚:

蓬莱池上望秋月,万里无云悬清辉。
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
月中秘乐天半间,丁挡玉石和埙篪。
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

  原来,月宫的秘乐即是玉石叮当之音!这又不能不使人想到,有关玉音的优美传说难道不可以追本溯源到远古的玉石撞击吗?难道不可以认为和上古图腾活动中的巫乐是一脉相承的吗?在上古时代,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还是混沌一体的,还是二而一的东西,及至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开始分化为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部分。原始歌舞演变发展为“乐”,巫术礼仪演变发展为“礼”。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原始的图腾活动最终让位于文明古国的政治礼仪。在这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玉和玉器所发挥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开端,在史册中将永远放射着光辉。

蝴蝶
明末清初
玉质:和田青白玉
规格:长3.8厘米宽1.8厘米
厚O.3厘米
市场参考价:RMB400~500元
鉴评:单面工。雕刻有立体感,桂花黄沁色一目了然。用于服饰。存世较多。

蝴蝶
明末清初
玉质:和田白玉
规格:长29厘米宽1.7厘米
厚O.5厘米
市场参考价:RMB400~500元
鉴评:单面工。有立体感,具飞翔的生动气息,包浆等一目了然。存世较多。

蝴蝶
清初
玉质:和田青白玉
规格:长5厘米宽2.7厘米厚0.3厘米
市场参考价:RMB400~600元
鉴评:单面工。古代手工痕迹明显,包浆、沁色一目了然。存世较多。


良渚文化
玉质:青玉
规格:直径6.5厘米孔径5.7厘米高2.3厘米
鉴评:器呈宽带环状,镯身略宽,内壁平直,外壁琢刻一周相互平行的斜面凸棱纹。玉已质变,呈鸡骨白色。受沁后,内壁局部露底,出现青灰褐斑。


良渚文化
玉质:青玉
规格:直径7.4厘米孔径6厘米高2.6厘米
鉴、平:系手工琢刻制作,刻刀痕迹明显,内壁平直光滑,外壁以浮雕加阴线琢刻四个对称的龙首图案。玉已质变,呈鸡骨白。受沁后,出现深绿斑点及褐色沁纹。

简式玉镯
良渚文化
玉质:软玉
规格:高3.4厘米直径6.5~6.6厘米孔径5.8厘米
鉴评:乳白色带褐斑作圆筒状。对钻面孔。镯面略向内凹,为良渚文化简式玉镯。

福字

玉质:和田白玉
规格:长5厘米宽36厘米厚O.5厘米
市场参考价:RMB2500~3000元
鉴、平:白玉质,通透,包浆自然。正反雕相同纹饰,福字内外阴刻线见自然停顿;福字笔画中间厚,两边薄。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版权:静心斋                 
静心斋联系电话:tel静心斋本站法律顾问:姜文杰律师
静心斋MSN:0531_6621268_com Email:@hotmail.com
浏览次数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