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盛夏季节,是六月莲华开得最旺最香的时候,池塘里密密匝匝的莲,层层叠翠间隔间星星点点缀满了红白相间的莲华,那莲瓣甚是清净素雅,一尘不染。娇嫩沁黄的花蕾羞涩地躲在花瓣中,若隐若现娇俏可人。清风拂来,莲华摇摇曳曳婀娜多姿,伴随着缕缕微风一阵阵莲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
莲自古至今是文人墨客赞美与歌颂的花中君子,如宋朝周敦颐《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章生动而形象描绘了莲的高洁,超然而脱俗的崇高品格。 近代朱自清对莲的描写也很独到,如《荷塘月色》:「曲曲直直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为了撰写《荷塘月色》朱自清多次到清华大学荷塘边细心观察,反复琢磨。终于写出了轰动文坛的《荷塘月色》,真乃是古有《爱莲说》今有《荷塘月色》。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个人的人品,文风为莲的传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人们在观花赏文时满口生香,沉浸于那诗一般的意境,画一般的美景中。
在佛教中,莲更受推崇。佛以莲华化生,象征「圣洁,崇高」。经中有载:佛,菩萨往往趺坐于「莲华宝座,,或足踏「莲华座」手执「莲华」或头鬓间戴有「莲华」在许多佛教经典中,多有莲华的记载。如:《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等。尤为《佛说阿弥陀经》描写的更为具体:「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经义: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华都是很大的,有车轮盘一样的大。各色莲华放出各色光彩出来,并且这种莲华都是很好、很香、很洁净的。
佛教中还记载,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若有发心念佛的,那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头,就会生出一朵莲华来,有百千万亿个人念佛就会生出百千万亿的莲华来。念佛功夫越深,那么这朵莲华开的越光明,鲜艳。直至这个念佛的人临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会拿这朵莲华来,迎接此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从莲华生出来,为此极乐世界又叫「莲华世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还提到「九品莲华」经义:念佛的众生可根据念佛的根基大小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中又可分「上、中、下」三等份莲华,上品上生的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莲华立刻开放,即可见佛听佛说法,反之下品下生的莲华开的就很长久了。
莲华不仅在佛教中象征「圣洁,崇高」同时在许多经文中记载在危难关键时刻她还常常作为安宁、清凉、吉祥化险为夷的法宝。
如,有一次文殊菩萨和舍利弗游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倾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术,令无数莲华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又如《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尔时阎罗法王见五色旛至心大欢喜,高声唱言……诸地狱中变为清泉,刀山剑树如『莲华生』」。
「若有罪人,须臾之间忆念此经,我当以大神力取大海水灌注罪人,令大地狱如『莲华池』」。
莲以其她独特而超群的外表,颇令世人仰慕,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被佛教视为圣花,而就莲自身价值她通体是宝,既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莲藕是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既营养又香脆清甜。藕粉更是中老年滋补营养品,莲子性平,味甘涩,其功能具有补脾养心,益气强身。还有莲华,莲叶可作汤、粥、茶既益色养颜又清热解暑。
莲作为药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尔雅》,《本草经》均有记载,其莲华、根茎(藕节)、梗、叶蒂、莲须、莲房、莲子、莲心、莲衣等均可入药,就整株莲华入药部分竟达十二种之多是其他植物无以比拟的,其价值独一无二。
禅宗六祖慧能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那崇高圣洁的莲华不正如此吗?!为了人类的美丽、光明、幸福无私奉献一生。有道是:
生于红尘 不染尘俗 殚尽一生 香满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