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房四宝 诗词歌赋 国画意境 翰墨飘香 世间美玉 茶香清远 高山流水 传统文化 闲庭雅趣 余音绕梁 
缘聚知音
缘名:
密码:
验证码:
斋主致言
静心斋里自言:

在这方清心无扰之处,静静拂尘拭土,等你到来。共泡一壶清茗,剪一窗红烛,赏一树梅花,听一曲筝音,读一册安宁,阅一页悠然,览一札风情,品一卷才气...

www.jingxinzhai.cn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水流而石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自息;夷犹于图画诗书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真心何等自在。  

静心斋(www.jingxinzhai.cn)
闲庭雅趣
·龙凤呈祥
·自由行走的花
·明月千里寄相思
·柔美古筝曲-云裳诉
·《孟子》成语、俗语
·新春贺:红梅在枝画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采莲
·梅兰竹菊四君子
·vitas--鹤之泣
·中国古典舞蹈--云裙水袖
·十九首经典民歌联唱
·一首典雅的曲子-夜莺
·怎样欣赏书法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丹青翰墨联
·清照词意之一剪梅·月满西楼
·黄梅戏-打猪草
·《闺训千字文》--清·佚名
·古典舞-小城雨巷
·幽梦影(卷二)
·古典舞—千手观音
·经典谚语
·中国传统艺术插花的意境
·黄梅戏-天女散花
·和兰花在一起
·用印常识
·为你而来
·云水禅心之古寺夕照
·千古名言集粹
·名贤集
·朱子治家格言
意随悠然
      冲泡技艺和饮茶方法


冲泡技艺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

冲泡要领

绿茶的冲泡要领
一、 器皿选择——晶莹剔透的高档玻璃杯或壶
二、 控制水温——特级碧螺春75度-80度
         ——茗鼎雀舌85度-100度
         ——中低档绿茶95度-100度
三、 投茶方式——上投-先将开水充入玻璃杯7/10中,再投入茶叶。
        中投-先置茶叶于杯中,冲入1/3开水,待1分钟,再注入开水7/10。
        下投-先放茶叶于杯中,再注入开水至7/10。
四、 冲泡技巧
(1) 冲水时应高举壶,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斜冲而下,在杯中形成旋涡,带动茶叶旋转。
(2) 冲水后要不要加盖,一般比较名贵的茶叶加盖一分钟,然后掀盖闻香。
(3) 继续(添茶)要及时,饮至杯中尚余1/3时应加水,切不能等第一开茶喝光了再加水,则第二开茶的茶汤必定寡淡无味。

红茶冲泡要领(适用于除绿茶及乌龙茶类)
1、 择器-紫砂杯,紫砂壶,白瓷或玻璃盅
2、 水温-95度-100度
3、 加盖-最好加盖
4、 投茶-用中投或者下投法
冲泡及注意点(一般不加盖的玻璃杯,碧螺春用矮阔杯,雀舌用玻璃高杯)
1、 碧螺春区别于一般细嫩绿茶,能冲泡5开以上,一般绿茶2、3开。
2、雀舌采用的是“中投法”冲泡。
3、 先进行温润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
4、 5克茶一般用200毫升的水冲泡。
5、 细嫩绿茶一般以80℃开水冲泡为宜。
6、 品饮雀舌,先闻茶香,后观汤色,着重观赏茶叶的形态,再品尝茶汤滋味。
7、 泡茶时,如果水温过高,会使茶叶泡熟,茶汤很快变黄。
8、 冲泡雀舌,水温掌握在80-90℃,如果水温过高,把茶芽泡熟,茶叶不能在茶汤中直立,缺乏观赏性 。水温太低,会使茶叶长久浮于茶汤表面,无法浸泡在茶汤中。
9、 一杯茶的冲泡时间一般需要二、三分钟。
10、用玻璃杯泡茶时,不加盖为宜。
11、用盖碗或者瓷杯冲泡细嫩茶时,不加盖为宜。
12、名优绿茶冲泡不宜杯子加盖,加盖容易使茶叶闷熟,茶汤变黄,影响香气和口感,并使茶叶不耐泡。
13、野山红的特点是外形紧结显毫,汤色浓艳,滋味鲜爽,刺激性强,特耐泡,最好用紫砂壶(杯)冲泡。



传统式茶泡法:
  
一、特色:
  1. 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2. 冲泡步骤:将沸水冲入烫壶中至溢满为止。
  3.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4.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5.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6. 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二、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三、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使用。冲泡技艺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版权:静心斋                 
静心斋联系电话:tel静心斋本站法律顾问:姜文杰律师
静心斋MSN:0531_6621268_com Email:@hotmail.com
浏览次数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