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这里,颜渊深有感触地赞叹老师的道学、德行:越仰头观看就越显得高不可攀,越深入钻研就越觉的坚实厚重。而后一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用「忽前」、「忽后」来形容孔子之道神妙莫测。另一方面,虽然夫子境界之高,令人感到不可企及,但因为其「循循然善诱」,使得学生又感到夫子之道并非无法学习的;而且因为老师善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还颇有收益,越学越想学,「欲罢不能。」
颜渊是在吹捧老师,搞「个人崇拜」么?当然不是。一个人如果浅尝辄止,是无法体会到真理的高妙之处的,这种人可能真的会认为颜渊是在搞「个人崇拜」。这样的人,就象老子说的「下士闻道,不笑不足以为道」,他会嘲笑圣人是傻瓜,说的全是骗人的话,人家说「孔子鼓吹历史倒退」,他也跟着这样说:越是不了解,也就越是随意诋毁、诽谤。这种人要不嘲笑,道也就不足以为道了。而真正的「上士闻道」,就象颜渊一般,以恭敬的心态「仰之」、静下心来「钻之」,了解得越多,越能切身体验到真理的玄妙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