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房四宝 诗词歌赋 国画意境 翰墨飘香 世间美玉 茶香清远 高山流水 传统文化 闲庭雅趣 余音绕梁 
缘聚知音
缘名:
密码:
验证码:
斋主致言
静心斋里自言:

在这方清心无扰之处,静静拂尘拭土,等你到来。共泡一壶清茗,剪一窗红烛,赏一树梅花,听一曲筝音,读一册安宁,阅一页悠然,览一札风情,品一卷才气...

www.jingxinzhai.cn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水流而石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自息;夷犹于图画诗书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真心何等自在。  

静心斋(www.jingxinzhai.cn)
闲庭雅趣
·龙凤呈祥
·自由行走的花
·明月千里寄相思
·柔美古筝曲-云裳诉
·《孟子》成语、俗语
·新春贺:红梅在枝画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采莲
·梅兰竹菊四君子
·vitas--鹤之泣
·中国古典舞蹈--云裙水袖
·十九首经典民歌联唱
·一首典雅的曲子-夜莺
·怎样欣赏书法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丹青翰墨联
·清照词意之一剪梅·月满西楼
·黄梅戏-打猪草
·《闺训千字文》--清·佚名
·古典舞-小城雨巷
·幽梦影(卷二)
·古典舞—千手观音
·经典谚语
·中国传统艺术插花的意境
·黄梅戏-天女散花
·和兰花在一起
·用印常识
·为你而来
·云水禅心之古寺夕照
·千古名言集粹
·名贤集
·朱子治家格言
意随悠然
      尊师敬师

刘庄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刘庄被立为皇太子后,光武帝拜谦恭有礼、宽厚有涵养、学识渊博的桓荣为太子少傅,负责教授太子。

后来刘庄登基即位,就是汉明帝,他依旧待桓荣以师礼,对其非常尊敬。恒荣当时任太常之职,掌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已经年逾八十了,他自认为已经衰老,多次上书请求辞职,汉明帝总是不允许,并且每次都对他增加赏赐。

汉明帝到太常府时,总是让老师桓荣坐西面东,以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当时视居西面东为尊位,并且设置好几案手杖,像以前一样聆听老师教诲。这也是后来很多人又将受业之师尊称为“西席”的原因。

汉明帝还召集文武百官以及桓荣教过的数百名学生到太常府,并且汉明帝亲自捧书向老师恒荣求教,每次开口总是先说:“大师在此。”请教完毕,会将太官供品用具全部都赏赐给恒荣家。

永平二年,汉明帝为照顾年老致仕的恒荣,拜其为五更,每次祭祀礼仪完毕,汉明帝总是请桓荣和其弟子升堂,然后自己捧着经书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向桓荣求教。后来又封桓荣为关内侯,封邑五千户。

每次桓荣生病,汉明帝都专程派使者前去慰问,以至在通往桓荣家的道路上经常能看到太官和太医。桓荣病重时,汉明帝亲自到他家中探望他的起居情况,在走到桓荣家所在街道时,便下车步行,以示尊敬。进门后,捧着经书来到桓荣面前,流着眼泪抚慰桓荣,并赐给他床褥、帷帐和衣被等物品,很长时间才离去。从此以后,文武百官来询问病情的,都不敢再乘车到桓荣家门前了,并都在床下拜见。

桓荣去世后,汉明帝亲自穿起孝服,亲临丧礼并送葬,将首山的南面赐给他作为墓地,并且安置善待他的子孙和家人。

尊师敬师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血肉之躯乃父母生养,但蒙昧无知,何以为人?因此要拜老师来学习“才”“德”,学习如何做人处世和安身立命,因此老师对弟子有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恩同父母,所以自古尊称老师为“恩师”、“师父”,“师徒如父子”、“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版权:静心斋                 
静心斋联系电话:tel静心斋本站法律顾问:姜文杰律师
静心斋MSN:0531_6621268_com Email:@hotmail.com
浏览次数 管理